close
小學上美語班時,似乎是不成文規定似的,老師會幫每個人取新的英文名字。
第一個英文名字叫做June,當時非常羨慕同學叫做Joyce聽起來好可愛,
我的名字卻是很難發的好聽的單音。
國中浪漫情懷取向,翻字典找了一堆唯美的發音,有印象的是Flora,好像也不太適合...
直到大學都畢業了,身為兒美老師的表姊說:「不然叫Iris呢?」
有個喜餅slogan似乎是「iris,一定要幸福喔~」於是開始用Iris走天下。

沒有懷疑過為什麼我們要取英文名字,
直到在澳洲時,有個西方國家的背包客問:「為什麼你們都要取英文名字?為什麼不用中文名字?」
是啊,別人的名字就是寫在護照上的那行字,為什麼我們要找另外一個名字稱呼自己呢?

被叫Iris習慣之後,發現英文名字重複性實在太高,
想想腦裡有多少Jason、Tina、Emily、David、Jack......有點厭煩,
尤其厭煩遇到新朋友的時候說「我之前也碰過誰誰誰叫Iris....」,
「反英文名字情結」在UQ ACS課程達到高峰,
冤家狹路相逢,終於在小小的教室裡遇到一個也叫做Iris的女生(登愣~~~)
所以當老師問:what's name you prefer me to call you?
我說,「Sun」。

此時只能說外交部整人,把我的英文拼音翻成Chu-Chun Sun,
試問 chu或chun是要怎麼發音.....= =a
小龍女問我「妳叫啾啾孫喔?」
見鬼啦!!!

不過外交部整的最嚴重的應該是姓「傅」的可憐百姓,
每當別人問what's your last name必須說Fu, F U的時候,
就得承受對方笑翻了還要跟同事分享的窘境。

名字很需要習慣,
每當別人叫我「Sun」,聽起來實在好威猛,有種自己是金剛芭比的錯覺,
不過在澳洲鍛鍊出裡裡外外貨真價實的堅強性格,彷彿真的像太陽一樣可以照耀他人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cu35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